当前位置: 首页 > 市科技馆 > 场馆动态
穿越时空打卡古人智慧,中国古代科技展正式开展

中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塔,世界上最早的感知地震装置、湿度计、二级火箭、脱离了天文仪器的独立自鸣钟……近日,“中国古代科技展”在市科技馆二楼正式开展,迎来了第一波观众。



“中国古代科技展”是中国科学技术馆设计开发并推动优秀科普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巡展项目之一,曾在国内外引发热烈反响。本次在市科技馆共展出52件(套)展品,分为天文、机械、建筑、军事、青铜及生活、科普互动六大区域进行展览展示,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回味无穷的古典科技盛会。





“这个刷的是什么呀?”“这个部件应该怎么组装呢?”科普互动区设置的拓印、活字印刷、木版水印、鲁班锁、榫卯小件、斗拱拼装等古代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现场,一位观众正在讲解员的指导下体验拓印。碑上刷一层液体防止纸张脱落,再轻轻地将宣纸在拓面展平贴好,并用喷壶均匀地撒上清水。然后用蘸有墨水的木槌反复捶打纸面,直到宣纸和印痕完全贴合。待宣纸水分蒸发,“一张白色的宣纸便变成美丽的书画”。





机械展区则展示了众多衣食住行所必须的机械工具,它们构思奇巧、实用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古代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例如,天平式湿度计是世界上最早的湿度计。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悬以羽毛和木炭,并使两端重量相等。木炭有吸湿性,当木炭较重时,便可以知道空气比较潮湿,从而测出空气中水汽增加或减少。



“以本次古代科技展为契机,不仅可以带孩子看看古代人民的智慧,还能看看古人是怎么生活、农耕、观天的,孩子特别感兴趣,这些都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一直拉着我好奇地问呢!”一位孩子家长说道。



据悉,本次古代科技展展出时间是2023年8月到10月,属于公益性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市科技馆希望通过本次中国古代科技展,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时代风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