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扎根新疆基层一线,从事农机研究和推广工作46年,填补了我国地膜植棉机械化应用领域空白。近日,陈学庚院士回到老家泰兴,了解指导地膜生产。
受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邀请,陈学庚院士回到家乡泰兴,观摩地膜生产技术。看到家乡发展迅速,陈学庚为家乡人民感到骄傲。
陈学庚院士的老家在我市分界镇长生村。1960年2月,陈学庚的父母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举家迁往新疆。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学庚率领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铺膜播种机,帮助当地实现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大大加快了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发展进程。陈学庚也于1984年获得了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陈学庚成功当选。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新疆检查农业生产工作。听说只有中专学历的研制者陈学庚刚刚当选工程院院士,总书记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泰兴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告诉记者:“习总的接见,实际是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关怀,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泰兴农业机械化生产取得了较大进步,这让陈学庚院士感到欣慰。陈学庚院士认为,高效规模农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也是他一辈子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