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最懂客户的需求;高校科研团队在科技前沿潜心耕耘,最了解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各展所长、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怎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泰州市科协积极实施“智汇泰州 助力转型”行动,着力推动科研机构落地、科创项目落地、科研人才落地,努力打造各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载体。

经过市科协前期的牵线搭桥, 7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苏中药业集团功能性稻米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暨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在苏中药业集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三元出席活动并讲话。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嘉浩主持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签约仪式。

梁三元对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和科研项目产业化合作签约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南农大与泰州渊源很深,历来就有很多合作,万院士始终不忘桑梓,带着科研成果关心支持家乡企业的发展,这次南农大、万院士团队与苏中药业集团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互惠共赢”,既能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也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对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要求苏中药业集团进一步抢抓机遇,用好院士团队资源,加大项目产业化攻关力度,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姜堰区和市级机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服务,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为院士、为人才服务是职责所在,将用心做好专家在泰工作和生活的协调服务。他期望南农大、万院士把泰州作为重要基地,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业项目落地泰州。

仪式上,院士团队介绍了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科研成果,苏中药业集团汇报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万建民院士和苏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唐仁茂共同为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峰、苏中药业集团总经理唐海涛代表合作双方进行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签约。
姜堰区委副书记、区长孙靓靓在致辞中指出:有了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将会给姜堰“医养名城”建设和大健康产业升级,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姜堰区将以此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为新起点,强化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全力支持创新中心建设。
泰州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姜堰区有关领导、部门及罗塘街道负责同志,万建民院士团队教授、苏中药业集团领导及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活动。
据了解,功能性稻米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将在万建民院士团队研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研究功能性稻米营养治疗CKD的作用机理;开展预试验、中规模、大规模W088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研究,探索WO88低谷蛋白稻米营养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理,评价其在普通和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为优化临床合理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进一步拓展临床应用范围,打造国际领先的CKD营养治疗大米专属健康品牌。
新型低谷蛋白大米W088是万建民团队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一般大米的平均谷蛋白含量在8%,而W088仅为2.1%,这一差异对于肾病患者关系重大。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蛋白质代谢方面存在障碍,需要对蛋白质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普通大米中富含的谷蛋白会加重其肾脏负担,加速肾脏功能的衰退。降低大米等主食中的植物蛋白质摄入量,可减少血中的氮素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W088将“肾病药物治疗”延伸到“肾病营养治疗”领域,其实现产业化后,可让更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享受功能性营养治疗。这种低谷蛋白的新型大米还具有慢消化的特性,除了肾病患者,还能帮助到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