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从“慌”到“防”:靖江市科协举办的暑期青少年安全意识觉醒行动落幕

知识为盾,技能为甲。这个暑假,300余名青少年在沉浸式安全教育中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的成长课程。

“火灾发生时,原来不能乘坐电梯”“发现有人溺水,第一步要确保自身安全,再呼救或使用工具施救”......8月29日,随着最后一场活动结束,为期两个月的“暑期青少年安全意识觉醒行动”系列科普在靖江市水街书房画上圆满句号。

当今青少年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他们不仅面临传统的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等问题,还需应对网络陷阱、电信诈骗等新型风险。暑假尤其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为此,靖江市科协、靖江团市委在暑假期间联合推出了8期安全科普系列公益活动,内容涵盖揭秘自然灾害、预防溺水、火灾逃生、反诈反暴等,每期活动均通过“靖江市图书馆”或“科普靖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报名通知,吸引全市青少年积极参加。

系列活动围绕“知识科普+实操训练+情景模拟”三大板块展开,每周安排一期不同主题的课程,逐步构建起青少年全方位的安全知识体系。

知识科普讲座是活动起点。相关专家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和真实案例视频,介绍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应对原则,并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巩固应急知识,“地震时能否乘坐电梯?”“洗澡水应控制在多少度比较适宜?”“遇到暴力伤害事件首先要怎么做?”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

实操训练环节最受欢迎。孩子们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模拟人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基础急救技能。培训专家还特别分享了沈阳11岁“小孩姐”胡紫涵成功应用海姆立克法开展急救的真实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在练习操作灭火器、佩戴过滤式呼吸器时,13岁的参与者李同学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戴上‘防毒面具’,原来以为就像戴个头套那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比如头发一定不能露在外面,拉绳一定要系紧等”。

情景模拟演练将活动推向高潮。地震避险演练中,孩子们反复练习“伏地、遮挡、手抓牢”的标准动作。火灾逃生演练中,孩子们在科普志愿者的指导下用湿毛巾捂口鼻,绕过障碍物,弯腰沿安全通道撤离。孩子们还毛遂自荐,模拟安全事故案例中的当事人,学习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的技巧,沉着准确地告知事故位置和现场状况。

本次暑期安全意识觉醒行动突破传统安全教育模式,以系列化活动的方式整体呈现,并引入多种创新互动方式,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掌握安全技能。

“我学会了怎么包扎伤口,还知道遇到火灾该怎么办”,10岁的张同学自豪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参加活动后,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不仅自己注意安全,还会提醒家人排除家中安全隐患。

靖江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全科普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当意外发生时,孩子们能够不慌不乱,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正如沈阳的胡紫涵同学那样,在关键时刻,用学到的急救知识挽救生命。”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8期暑期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青少年安全意识培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未来,安全科普将不局限于暑期项目,而要成为青少年教育中的常态化组成部分。希望每一次安全科普都可能避免一次意外,每一点知识都能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