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年首期"蒲公英"科普发布厅活动在泰州市科技馆报告厅举办。聚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邀请国家级科技小院、全国最美科技小院——泰兴萝卜科技小院走进发布厅,介绍萝卜科技小院团队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助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发布会现场,萝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首席教授柳李旺分享了团队在新技术研发和新品种推广方面的成果:“在种植端,团队研发 “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让旋耕、播种、采收全程机械化,效率提升50%,农药用量减少15.6%,亩产提高12.4%;田间部署 “四情” 智慧监测系统,实现 “数据种地”。在加工端,突破保鲜瓶颈,开发 8 类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团队还培育筛选出多个品种,带动周边地区推广种植,开展技术培训,推动泰兴萝卜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小院被全国农技协授予最美科技小院。”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萝卜科技小院学生院长李冰霜介绍了团队的扎根实践:"我们驻站的20多名同学累计撰写日志312篇,开展培训60多场,把无人机撒肥、机械化播种教给600多位农民。白天在田里测数据、开农机,晚上写论文、做分析,让真知出自小院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团队设计的"萝卜+电商"模式帮助农户在电商平台销售萝卜产品,让泰兴萝卜走进全国超市,实现科技论文从实验室走向货架。"

驻点研究生代表楚文菁用亲身经历讲述科技助农的新突破:"第一次操作无人机施肥时,我连遥控器都不敢碰。后来反复调试,终于实现精准作业,这让我意识到科研并非理论的空中楼阁,只有扎根生产一线,直面真实问题,才能让技术真正发挥价值。我们用机械化播种、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田间示范、手把手教学,实现农药减量、产量提高。最让我自豪的是,原先持观望态度的农户看到数据后,主动邀请我们去地里指导,这种信任比任何论文成果都珍贵。"

种植大户代表刘根新用"三个没想到"概括转变:"2023年划出10亩地做示范田时,没想到无人机撒肥能省一半人工;没想到单垄双行高密度种植让亩产多收2000斤;更没想到绿色防控技术让萝卜收购价涨了20%。"他晒出去年收支账本:"我家15亩萝卜纯收入突破8万元,比往年多赚3万多。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还要学着直播卖萝卜深加工产品。"科技小院正在研发的萝卜新品种更让他充满期待:"这个品种能让我们夏天也能种萝卜,收入还能翻番!"

萝卜科技小院是泰州市科协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实践中培育的先进典型、成功范例。近年来,泰州市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创新实施 “蒲公英” 科普工程。聚焦科普惠农,发挥组织优势,柔性引进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带着研究生们走进泰州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积极推动地方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累计培育建设 15 家科技小院,其中国家级 3 家、省级2 家、市级10 家,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