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人才 > 人物风采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动泰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从1999年我市成立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泰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至今,全市共建有16个省级以上孵化器,并实现了市(区)孵化器建设全覆盖,孵化器建设已初具规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通过调研了解,目前,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仍然不及盐城的1/2、南通的1/3、常州的1/5、苏州的1/10,在孵企业个数也仅为常州的1/5,科技孵化器仍存在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管理团队运营能力偏弱、增值服务水平不够、高端项目孵育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市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转型出关、跨越赶超的关键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必须大量引进高附加值、轻资产的高成长性项目。而科技企业孵化器则是吸附、培育此类项目的重要载体,加强孵化器建设已成为泰州未来集聚高质量发展资源的不二选择。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孵化器建设经验,结合泰州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科学化水平,助推初创企业加速成长。据了解,泰州现有的16个省级以上孵化器中,在孵的高新企业只有11家,还远远没有发挥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根据我市有关规划,到2020年全市高新企业要达到1000家,而目前也只有不到600家,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要新增100多家高新企业。同时,要实现泰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才能提高泰州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质态,提升泰州的发展质量。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园区成为孵化器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孵化器不断向园区输送新兴科技企业,形成孵化器和园区共建共赢、一体化建设局面。注重加强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着力引进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和科技社团,大力孵育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加快推进离岸孵化器建设,在其他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一批离岸孵化基地,培育一批高、精、尖项目落户我市。

二、构建市场化机制,促进孵化器发展壮大。泰州现有孵化器大多由政府组建,依托于机关部门或功能园区,实行事业单位管理机制,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等方面能力不足,无法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反观苏南等地,不仅孵化器数量多、孵化面积大,而且投资方式灵活,服务水平高,自我发展能力强。因此,建议深化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合作,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高端服务团队,鼓励知名孵化器到泰州新建、参股、合作或运营管理孵化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原则,支持龙头企业、投资机构领办或参股创办孵化器,引导国有孵化器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鼓励混合所有制孵化器建设。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高质量服务,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启动众创社区建设,打造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适宜的新型“双创”空间平台,实现产城一体。

三、推动专业化运行,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当前,我市孵化服务仍停留在为初创企业提供简单硬件设施和基本的工商服务支持、物业+政策阶段,业务结构单一,更有少数孵化器甚至成了单纯提供场所的房东,专业化服务层次较低。因此,建议以提高专业化服务为标准,以构建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生态系统为重点,打造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文化,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吸纳支撑作用。着力聚焦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性能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等主导产业,推动各类孵化平台建设。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孵化器所依托的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作用,构筑专业型孵化器布局。鼓励孵化器与国内其它孵化器开展合作,举办交流活动,推动形成各类孵化器信息互动、资源互补的新局面。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孵化器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考评优秀的孵化器加大政策支持。

四、提供链条化服务,引导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走向市场。企业在诞生到成长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服务需求。要实现泰州一大批小巨人企业的涌现和成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成熟的孵化器来帮助企业满足不同需求。因此,建议引导孵化器建立“创业苗圃”,鼓励有创业意向的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留学人员等开展创业见习实习,为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系统的“预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与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天使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开展投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渠道。聘请科研机构、天使投资人、职业经理人、律师、税务师、会计师等担任创业导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管理咨询、法律实务、投资融资、市场开拓、企业上市等指导和培训。加强孵化器品牌建设,完善孵化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整合创业孵化资源,打造创业服务产业链,构筑孵化载体、技术平台、人才培育、融资担保一体化的孵化服务体系。

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产业结构偏重的发展格局,确保催生一大批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这是实现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议人:市科协主席杨国华

市老科协副会长潘培时

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进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义

市科协学会部副主任科员林兆彬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