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人才 > 人物风采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关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建议

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并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加速技术转移转化是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驱动创新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世界各国都得到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转移已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当前,泰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但同时,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艰难复杂,新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次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仍较缺乏的问题依然存在。“链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朋友圈’,实现‘政产学研金才’更加精准高效地协同创新”,这是泰州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学研合作的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现阶段泰州产学研活动中,单个产品的合作多,产业链式的产学研合作较少;企业与高校之间短期合作较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较少。产学研合作尚没有形成规模,长期、稳定、系统的合作机制有待构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企业合作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产学研活动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企业创新的活跃度还需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经营行为短视,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3.技术转移体系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 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种类多,但数量少、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彼此间职能、业务多有重复和交叉,而且存在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现象;尤其是缺乏顶层系统设计,亟需充分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4.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建设。 缺少专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特别是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了解市场,还能与需求方(主要是企业)顺畅沟通的专业人才,因而挖不出企业需求,找不到企业痛点,搭建不了产学合作的桥梁,影响了技术转移的实效。

二、对策建议

1.聚焦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活动品质提升。从泰州现代产业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系统分析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围绕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采取企业院校行、“泰爱才”校园行、科技与人才推介会“两行一推介”形式,搭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企业与高校资源对接的桥梁纽带,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通道,推动优势技术成果在泰州转化落地。

2.聚焦源头创新,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着眼产业创新需求,深化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来泰转移转化,培育打造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中药、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等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3.积极引进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泰州建设研发中心或落地经营,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在泰州实现高效转化。

4.加强技术经纪中介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包括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人、法律顾问、项目经理等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探索在研究员职称序列中设立科技服务专业职称,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设置专职技术转移工作岗位,多渠道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活动。(南理工泰州学院  杨同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