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市的重点特色产业。2015年《中国制造2025》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南京、苏州等周边城市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主导产业,都建有生物医药产业园,对泰州带来较强的区域竞争压力。其中,上海张江药谷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核心区,基地内集聚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及配套服务机构400多个,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聚集了400余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和超过1万名的科研人员,形成了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产业集群。反观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尤其以中国医药城(泰州)为代表,表现出相较于上海、苏州等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的不足:
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目标不聚焦,重点不突出;二是在人才培育方面,整体基础薄弱,难以吸引、留住产业急需的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三是没有高质量的科研院所集聚,形成原始创新能力差。这些都制约了泰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泰州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产业发展方面
1.重点打造生物技术制药(含新型疫苗)集聚点。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基因重组蛋白质药及多肽药物、组织与细胞工程药物。积极开展蛋白质复性制造、基因修饰和表达、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规模化生产、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基因药物、蛋白抗体及偶联药物的研制,推进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现在人畜共患病疫苗以及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新突破。
2.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推进中药标准化建设,发展围绕重大疾病针对中医药临床治疗优势病种的中药新药以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组份明确、作用机理清晰、制备工艺先进的中药新药。重点发展用于治疗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的中成药。鼓励开展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制剂改造和二次创新开发。
3.加快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发与应用。重点支持市场需求大、检测迅速准确的临床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等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培育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和产品;大力引进国内外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和项目,培育并推动泰州市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放大现有体外诊断试剂的产业优势,以IVD为中心,重点发展POCT床边快速诊疗、分子诊断、基因芯片、肿瘤早期诊断、药物作用靶点测试等领域的设备及试剂。
二、人才培育方面
1.围绕引进、培养生物医药产业类人才做文章。大力实施国家“万人计划”、省、市“双创计划”等人才工程,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体制、机制环境。
2.鼓励和引导医药企业凝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以技术资本化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和技术人员控股实验室,对携带科研成果或重大课题到泰州创新创业的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3.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引进或创建医药(学)类高等院校,支持和引导泰州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现有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培养不同层次的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
4.支持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医药类高层次人才。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各种形式引进国家两院院士、国内外首席科学家、海内外医药研发、管理人才和其它急需人才,来泰开展项目、技术合作或创业,支持有关高校努力引进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总体而言,泰州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我们要瞄准打造“世界知名、中国第一”的战略目标,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体化水平,从而形成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医药产业群,确立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全国领先地位,逐步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集聚高地之一。(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