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关键因素在人才。泰州市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又是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示范区,大力培育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要求,也应是新形势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可为泰州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人才动力。
一、泰州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的总体状况
我们到兴化安丰镇、大垛镇、姜堰沈高镇、娄庄镇等20多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0份。调查显示,农村从事粮食、果蔬、农经作物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实用型人才中男性占61.9%,女性占比38.1%;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40-60岁之间的比例较大,占农村实用人才数的45.42%;从学历水平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15.76%,高中文化占49.52%,中专或大专学历占26.53%,大学及以上学历占8.19%。总体说明我市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二、加强泰州市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立法。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比如具体颁布的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法规性文件,以法治的高度,具体解决在建设农村实用人才方面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2.提高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管理水平。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建议加大政府宏观统筹力度。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长期规划,通过具体措施来留住和吸引人才。二是提高社会综合服务水平,营造良好人才培养环境。由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对农村科技实用人才的状况定期调查,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人才政策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有利于促进人才交流的活动,有意识地提升科技实用人才的知名度、荣誉感,为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保驾护航。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政府从财政方面入手,合理安排专项经费,满足培养培训、奖励人才等各方面的需求。在农村小额贷款或者资金奖补方面,给予农村优秀科技实用人才一定的政策倾斜,积极为他们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使其更好地开展农业项目。
3.完善农村科技实用人才评价认定体系。合理设定各类人才标准,具体包括技能、业绩以及知识、贡献情况等等,形成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务必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向社会公开,对录入人员定期考核评估,连续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相关扶持政策,构建动态管理机制。
4.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议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农业农村局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联合协作,整合资源,将农村科技实用人才队伍培育作为实施《泰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制定分类教育培训规划,以中长期分类培训为主,对农村科技实用人才中的种养殖大户、高技能人才、农业合作社法人等,分批次、分产业赴省内外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习考察,定期集中组织培训,鼓励他们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提高科学生产的能力。二是鼓励农村科技人才根据当地特点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课题研究等,择优支持一批示范项目、示范基地,以项目实施带动周边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三是是创新培训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地农业科技新技术、新项目,组织全市农技专家组成“讲师团”,编印讲课“菜单”,深入田间地头现身说法,分门别类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主动上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