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人才 > 人物风采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关于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打造泰州特色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建议

  

    4月28日,市委书记韩立明专程赴海陵区调研,在对如何激发城市经济新功能,描绘美丽泰州新画卷时指出:“海陵应该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要延续基因,传承文脉,强化城市现代化功能、特征和品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针对海陵老城区资源要素闲置和公共资源不足的矛盾,韩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思路、观点:“要记得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海陵丰富的文化资源怎么变成旅游的元素”等等。5月6日,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韩书记再次提出“要凸显生态魅力,打造文化标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吸引力”。韩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的泰州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奠定了基调。为落实市委韩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抓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泰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同泰州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就利用酒厂旧址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现提出可行性建议,呈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一、泰州梅兰春酒厂历史沿革简介

泰州,古老的鱼米之乡,美酒醉人的风水宝地。泰州城,一座富庶繁华的城市,一座质朴中蕴含大雅的城市,一座市井文化与美酒佳酿交相辉映的城市。泰州酿酒历史悠久,梅兰春酒同样飘逸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唐代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公元838年,圆仁一行在海陵登陆,海陵镇大使刘勉身穿朝服,携泰州特产“酒”和“饼”去慰问。据《泰州州志》记载,宋代泰州盛产名酒“雪醅”。泰州地区曾出土大量“岳家军”使用的类似冬瓜的四耳装酒陶瓶。

清代乾隆二年(1737),邑人陈应芳在泰州城北门外通仓桥河西开设一家陈德兴槽坊,配制生产健身活络的枯陈酒而闻名于世。清代著名小说《镜花缘》将“泰州枯陈药酒”列全国55种名酒之一。泰州酒历代酒文化的延续,清晰记载泰州酒传承轨迹。梅兰春酒和宋代雪醅酒,清代泰酒、秋露白酒品质相似,品像相近,它是历代泰州酒与“梅兰春”酒文化联姻的佐证。

1982年,国营泰州酒厂试制成功芝麻香型优质白酒——“梅香特液”。因梅香特液产自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后取名“梅兰春酒”,结缘戏曲艺术。

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梅兰春酒惊艳亮相,味溢全场,一举夺魁,捧回金奖。博得“江苏茅台”之口碑。同年,国营泰州酒厂增挂“泰州梅兰春酒厂”牌子。

1989年1月,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梅兰春酒再次登上榜首,获得第一名,这一结果奠定梅兰春酒在全国白酒界的标杆地位。

2003年,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扩建生产区,在泰州城西北海陵区麒麟湾征地300亩。

2013年,一座年产万吨芝麻香型原酒(白酒)生产基地在麒麟湾新工区全面建成投产。

  2017年11月,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办公区迁至麒麟湾新厂区。如今,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是中国芝麻香型白酒的开创者,拥有全国芝麻香型白酒最大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领军企业。

  二、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的现实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创新理念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有如下现实意义:

    (一)记录和传承泰州传统工业记忆的需要

泰州主城区曾经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批传统工业企业已不复存在,然而,因种种原因,大多数工业遗址遗存已消失殆尽,梅兰春酒厂旧址也屡遭被拆迁困扰。近年来,梅兰春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保留下这座珍贵的泰州老工业遗址。目前,老酒厂生产车间、酿酒设施、酒窖、贮酒库、老贮酒器、码头、烟囱、水塔等均保存完好。梅兰春酒厂旧址是泰州市为数不多的、有着上千年文化传承底蕴的老工业基地遗存,该遗存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它对维护泰州城市多样性与城市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对记录和展示勤劳智慧的泰州人历史风貌和精神风貌;记录和展示泰州传统工业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为城市老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示范

对城市老工业建筑、历史街区乃至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再利用,从而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促进城市布局不断优化,助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泰州城市肌理上曾经的符号,是泰州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将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既是梅兰春酒厂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对过往企业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泰州城市文化的尊重。因此,对梅兰春酒厂老工业旧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已经迫在眉睫,这既是一项文化工程,又是一个时代课题,将为老城区的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示范。

  (三)填补泰州主城区西部人文景观的缺项

  传统泰州城市功能布局上,西部以工业为主,基本没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近几年,城市规划重视了西部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但能够吸引市民和游客人气的人文景观仍然是缺项,因此,打造梅兰春文化创意园,不仅填补了泰州主城区西部人文景观的空白,而且为泰州旅游增添地标性的景点。同时,进一步丰富凤城河西部景观带的内涵。泰州AAAA级凤城河景区西延景观带,距离梅兰春老酒厂的南侧老通扬运河仅100米左右,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建成后,将为丰富凤城河西延景观带的内涵创造条件。届时,若将凤城河比作玉带,文创园则是玉带上的一颗熣燦明珠,相互争辉。

  (四)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上的重要节点

  7月4日,市委常委常胜梅在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建设调研座谈会上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泰州要重视一带(老通扬运河)、一圈(凤城河)的文化建设”,要求大家“对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建设贡献智慧”。梅兰春老酒厂位于老通扬运河泰州段(原称汉运盐河)北岸,恰好在的大运河文化带的节点上,在此打造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将为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建设作出贡献。

  (五)宏扬泰州“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和优势

  2011年,国家商务部授予泰州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梅兰春)为“中华老字号”(这是泰州唯一的中华老字号)。201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梅兰春酒厂的蒸馏酒酿造技艺(泰州白酒酿造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无数磨难和考验,存留至今仍经久不衰,是因为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不仅包含了独特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民俗风情、道德信仰、文化内涵、地理条件乃至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同时,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对于品质、口碑、诚信等传统经营理念的追求。可以说,每一个老字号,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招牌,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将梅兰春老酒厂创建为文化创意园,就是为了宏扬泰州“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释放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创建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的基本构想

(一)基本条件

作为泰州千年酒脉传承者的梅兰春酒厂,有着非常优越的区域位置。旧址位于泰州城西江州南路5号,厂区占地面积40亩,现状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东临江洲南路主干道,西接梅兰化工老厂区(大分部已拆迁),南邻通扬大运河泰州段(原称汉运盐河,现为凤城河景区),北靠中石化加油站和任景社区(已拆迁)。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旧址,地块方整,交通便利,原有生产设备、厂房、码头等设施均保存完好。

(二)基本原则

1、文化性原则。处理好工业遗产与城市地域文化的关系,传承文脉,坚持品质,注重发展;

2、生态性原则。园区各功能板块,各建筑风貌互相之间有机相生,协调统一;

3、协调性原则。统筹考虑项目内部各要素板块之间,与园区外区域环境,与城市整体发展的相适应;

4、操作性原则。规划为先,目标导向,循序渐进。充分挖掘其资源内涵,每一功能板块要务实求精,保证质量;

5、修旧如旧原则。在原址原件上进行修复装点,保持历史原貌,不搞大拆大建;

6、共享多赢原则。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寻求政府支持。

(三)创意主题

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围绕“以酒为魂、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工业遗存建筑基本不动,保其风骨,完善功能。园区各功能板块在其内涵、外观上和老酒厂文化基因相融共生,同时结合古运河、凤城河景区的规划,彼此相得益彰。最终,形成泰州文化新地标,成为泰州又一张文化新名片。

(四)五大区域

1、历史印迹展示。通过展示梅兰春酒厂的工业遗存和文化遗迹,使之成为历史教育的场所,工业旅游景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中:工业遗存展示,主要是改造原有厂房,保留厂区室内外管道及设施,修复部分老设备,维持成生产时的外观状态;文化遗迹展示,主要是筹建梅兰春酒厂厂史馆。

  2、酒文化展示。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给中华文坛留下不少佳话。酒文化展示区可设:梅兰春酒特别展示区(可设梅兰春酒老窖地生产实景区,从科普角度完整展示梅兰春酒制作的全过程);旅游消费者体验、观摩、品酒、购酒区;中国白酒文化展示区,包括诗(书画)酒文化、中国古代诗人与酒、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名人与酒;结合白酒饮用注意事项、对身体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科普宣传,提高广大游客的参与度和美誉度。

3、文化创意展示。园区大车间建筑适合自由设计师、艺术家创作的创意产业园,通过建设画廊、展室、摄影等工作室,突出园区的展示和体验功能。此外,设立泰州老字号一条街,以带动特色文化旅游。

4、美食文化展示。该区域通过打造仿古酒肆、主题餐厅、特色饭店、各式酒吧、咖啡馆,便利店、小型公寓等设施,为园区集聚人气、扩大影响。

5、临街商业区。整个园区建成后将拆除原来工厂的围墙,与周边街区浑然一体,展现园区开放、融合的特征,相应配套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务,保证园区秩序和安全。在临街建设传统风格的建筑,扶持引进泰州市井餐馆文化、收藏古玩、民间手工工艺,通过这些特色吸引市民和游客。

四、几点建议

  根据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结合国内其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现就如何推动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的创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筹建指导小组

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文广新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城投公司、市文旅集团、泰州老科协、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组成的筹建指导小组,对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的创建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各专题组,分工负责相关事项。

(二)成立泰州市梅兰春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由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泰州文旅集团及相关企业组成泰州市梅兰春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梅兰春酒厂以老酒厂厂区固定资产和“梅兰春”品牌的无形资产入股,城投公司、文旅集团及相关企业以资金或其他形式入股。公司成立后,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

(三)统筹规划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周边地块

梅兰春老酒厂西侧为梅兰化工老厂区(大分部已拆迁),北侧为中石化加油站和任景社区(已拆迁未建)。市规划部门要围绕梅兰春文化创意园的建设,重新统筹规划园区周边地块的功能定位,将此地域打造成人文景观与新兴商业兼容的城区副中心。

(四)研究扶持创建梅兰春文创园的政策措施

1、纳入泰州主城区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1)纳入凤城河景区提升规划。凤城河是泰州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是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梅兰春文创园纳入凤城河景区提升工程规划内,既丰富了凤城河景区的人文景观内容,又可提升旅游价值和功能,形成倍增效应;(2)纳入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的景区建设。梅兰春老酒厂位于大运河(老通扬运河泰州段)的节点上,打造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将为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增加光彩;(3)纳入泰州旅游景点目录范围。市旅游局应支持指导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建设,积极推介园区的旅游价值,纳入旅游景点目录,提高泰州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和含金量;(4)提升文创园周边的交通管理水平。梅兰春文创园建成后,市交通部门应协调公交公司,合理调整公交路站点,为园区提供交通便利;市城管局、市公安局要根据园区的规划图,预计游客量,配套相应的停车场地。

2、纳入2019年泰州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应将梅兰春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纳入2019年度泰州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同时,积极争取纳入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资金(基金)项目,力争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

3、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园区的发展。根据文化部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相关规定,市财政、金融管理部门依据现行政策许可,研究创意园区资本运作;市税收部门根据梅兰春酒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相关税收减免政策。

4.鼓励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用地结构。《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47号)第九条:各地要制定鼓励引导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的政策措施,调动其参与改造开发积极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参照苏州等有关城市的做法,按照“退二进三”的原则,对梅兰春老酒厂调整土地用途,充分利用旧厂房、旧仓库和老建筑,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用地,经认定,原产权单位的土地使用权保持不变,政府暂不征收土地收益。

    建议人: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戴胜利

泰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培成

泰州市科协原主席潘培时

泰州市水利局原局长董文虎

泰州市文联原主席陆镇余

泰州市科协原主席竺大明

泰州市人大法工委原主任蔡锦云

泰州市外事办原调研员杨明良

泰州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兰

泰州市科协原秘书长钱绿林

泰州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原副主任黄河

泰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原主任翟重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