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人才 > 人物风采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关于将城隍庙街区打造成特色商贸旅游文化街区的建议

 

 

泰州市城隍庙是家喻户晓的大型庙宇,是泰州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民间节日庙会、小商品市场及娱乐场所。每逢正月、五月和十月,庙内商贾云集,游人如织,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相传庙宇始建于唐代,北宋与明清时期历经五次修缮,得以延续千年。解放后,大殿曾被改成药厂和医院用房,东西两侧房屋被改为居民住宅,号称七十二家房客,实际居住有八十六家之多,但整体建筑未遭损坏。在改革开放后,为了妥善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州市政府投入重资,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规,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地全面进行了修复,一举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所处位置特殊,在西边的府前路、五一路上又座落着名声大振的学政试院、中山塔、范家花园、泰山行宫、光孝寺和崇儒祠,是泰州历史遗存集聚、享誉省内外的“儒释道文化一条街”。庙宇东侧又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三甲中医院,昔日繁华无比。但是,时过境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庙宇前面的邑庙街已经显得狭窄,两边座落大量群众住房和菜市场,交通极其拥堵,群众要求改善这一区域环境的呼声很高,政府今年下大决心,将两侧相关群众杂乱住房一举拆平,为助推泰州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升级、转型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

泰州市已经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委提出“四个名城”建设,对这个街区的提档升级改造建设将是放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的一大举措,也是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重大建设工程,有这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建议不要仓促上马,要拿出全国一流的规划,大手笔组织建设,高水平的实施管理,能够达到轰动效应。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手笔组织修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该街区修建性规划范围:东北到人民东路,西至鼓楼北路,南到税务桥东街。区内邑庙街是主要街道,市规划确定为35米以上,向东在城河上架桥或修建隧道(要进行论证),与城河东边的工农路、东风北路相接,北部邑庙后街作为次要道路,也要适当加宽,邑庙后街与税务桥东街也必须有支路相连。区内水系也需要做适当调整,将夏家汪水体向南延长,与周桥河相通,向北穿邑庙街与中医院内玉带河西延相接,使在区域内路畅水通。并流出足够的停车位,适当布置建筑小品、雕塑,完善有泰州特色的石锁体育游园,并配以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宜人景观,使游人穿越其中,深感是个休闲健身、娱乐购物的好去处。

二、完善城隍庙功能载体建设

过去每座县治城市都有城隍庙,古人修建城隍庙,其作用是保护城里百姓的安全,古人眼里,一座城池必然要有神来护卫,所以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后来变为阴间长官,除了保国裕民的职责外,又多了管理鬼魂、监察功过、惩恶除凶、赐人福寿的任务。在百姓的眼中,城隍主要解决的都是百姓的基本生计问题,如治病、防疫、求雨、伸冤等等。同时,城隍庙往往成为民间集会的场所,在庙会期间百戏杂陈,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寄予了人民护城保民、除暴安良、祈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各地城隍由不同的名故人出任,一般是受民众爱戴的忠烈之士,亦说是有功于地方的名臣英雄,据说泰州城隍奉祀的是受百姓崇敬的岳飞大将军,或是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泰州现在修复的城隍庙,南北长124.36米,北段东西宽42.7米,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2平方米,现存庙房七十二间。但与历史记载规模还有很大差距,据史志记载,以前的城隍庙房屋有一百多间,除现存的建筑外,还曾有后楼娘娘殿、四值功曹殿、痘神祠、三元宫、牌坊、戏台,后楼东侧还有前后三进的炎帝宫。建议要把岳飞、张士诚塑像塑造好,同时,能像四川丰都那样,将十殿阎王殿完善形象展示内容,达到惩恶扬善目的,使参观者有敬畏之心,一心向善,多做有益于人民大众的事,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让社会充满和谐幸福。

三、精心打造道家和中医养生文化街区

道家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深得社会认可的中华文化精髓,影响广泛,养生文化秉承道德传统,追求完美境界,包涵的生态理念与时俱进,成为当今发展理念的重点传统文化基础。泰州历史上道教极为兴盛,道观林应,名道辈出,城隍庙近年来多次举办“道家养生文化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想借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隍庙,彰显道家养生文化,增强泰州作为养生福地的美誉度,为市内外群众的健康养生注入道家养生理念和技术。

另外,与城隍庙毗邻的三甲市中医院,名医辈出,根基深厚,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中医养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但辩证施治,创新了现代科学养生,每年都开展冬季膏方节,夏 天三伏贴,开展针灸、刮痧、足疗等一系列新的养生理念和方式,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还有,中国医药城落户泰州,现在已形成气候。为此,泰州已被列为长江经济带产业规划中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和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市,涵盖了医、药、养、游、娱、购等丰富内容的产业是靓丽的区域品牌,助推大健康产业提档升级,为泰州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新动能。作为城隍庙养生文化街区的创意,将为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可促进中国医药城与主城区大健康产业形成互动,大健康产业集聚区也为道家中医养生文化街区提供强大产业支撑。同时,养生街区的运作,也将成为大健康产业的实验区、新亮点。

四、积极扶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商贸餐饮集聚群落

该街区区位特殊,东临风景如画的凤城河畔,西接城市中心,如从提高城市首位度和扩大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考虑,这里以城隍庙建设和中医养生为中心,应该精心扶植大中小一体化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商贸、餐饮文化集聚群落,可像上海城隍庙街区一样,使之成为民众健身、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的新亮点,南侧少儿图书馆附近可建一座适合少儿的娱乐影视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凤城河风景区又一能集聚人气的新景点。

五、建议恢复城隍庙庙会

城隍庙是泰州古城千年沧桑巨变的见证,张葛珊道长介绍,过去城隍庙不仅是礼神和道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民间节日庙会的小商品贸易市场及娱乐场所,每年正月和五月中旬,庙内商贾云集,游人如织,设摊点卖小商品、耍武术、演武艺、卖玩具、卖弹唱、卖小吃、卖草药、卖山货、卖丝绸、卖陶瓷,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凡。香客络绎不绝,簇拥如潮,盛极一时,是泰州历史上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缩影。为聚集人气,扩大影响,建议恢复城隍庙庙会,具体时间一年三次,为: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祭孤节。现在光孝寺每逢初一、十五日群众进寺上香之日早晨,五一西路人潮如织,已是不成文的庙会形式。当然,必须加强管理,做到有条有序,热闹而不乱。

六、建议精心组织城隍庙灯会

为该区提档升级,提高知名度,建议在正月十三或十五组织灯会,以城隍庙为主,对各家商铺、街道重点亮化美化,如能引进自贡艺术灯饰技术,营造不夜城环境,再组织民间艺人表演,看灯猜谜,再加上本地道教音乐优美的演奏,使城隍庙成欢乐的海洋,重现历史上人气旺盛、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七、引进新理念打造新的旅游景区

城隍庙街区的规划建设是全市人民关心的重点工程,过去中医院未搬新院之前,由于道路狭窄,交通每天拥堵,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群众来信纷纷要求改善面貌。现在政府花大力气将北至邑庙东巷、南到税务桥东街的杂乱的民房全部搬迁,成了一张“白纸”,必须画出最美的“图画”,除对街区内科学布局,高标准建设外,还要考虑与周边地区的呼应,与凤城河的衔接,除架桥或修建隧道外,要考虑河畔景观的调整,要增加游船码头,是否要考虑河滨浴场?使街区建设融入到凤城河凤景区,成为人们向往的亮丽的景点,为提高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美誉度增光添彩。

 

                          (泰州市老科协建设分会  陈文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